关于普陀区武宁路小学的发展性督导报告
作者: 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26日

关于普陀区武宁路小学的发展性督导报告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价”指标纲要》和《普陀区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等文件的精神与要求,2014年5月27—29日,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武宁路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发展性督导。武宁路小学的基本情况为:公办小学,现有5个年级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21人,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92人。督导组全体人员通过审阅学校发展规划,听取学校的自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巡视校园环境,观课(25节),干部教师访谈(29人次),学生座谈(10人次),问卷调查(教职工88份,家长101份,学生150份),听取社区意见等途径获取信息,形成以下报告。       

督导组认为,武宁路小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学校五十年来一贯坚持的“加强基础,培养学力”的传统,积极打造“开架式教育”品牌,构建并实施“开心、开放、开创”的学校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经历,提升学生快乐指数,逐步形成了学校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全员育人氛围浓厚,特色项目日趋成熟的发展态势。学校三年规划达成情况良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八项指标全部达标。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示范校”、“上海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示范校”等荣誉。

一、主要成效和经验

1、自主督导促规划落实,立足长远,深化发展

学校围绕《武宁路小学2011.9-2014.8三年规划》中提出的“让每一个孩子怀着希望进校、带着自信回家;让每一位教师怀着自信进校、抱着师与生的成功回家”的办学理念,从满足学生、家长、教师需要出发,以提升每一位师生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积极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德育活动,营造“自主、自动、自强”的学风,以“学习开心、兴趣开放、思想开创”为原则优化学校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提升快乐指数,以“开架式”教学研究实践,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有效性,以教育科研、课题实验推进课程改革的高品质发展。

学校自主办学、主动发展的意识强,建立自主性督导评估机制,对照学校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工作计划进行总结、评估和反思,聚焦德育活动、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等重点工作,加强自主性评估与规划实施之间的统筹协调,促进了学校“开架式活动”特色的培育和“开架式教育”品牌的形成。

学校立足长远,形成了《武宁路小学2014.9-2017.8三年规划》,确立了“学生有活力、教师有品位、学校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品牌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将“基于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武彩课程实践探索”作为新一轮学校发展的核心实验项目,突出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个性的充分发展”、“全面多元发展”,力求深化和发展“开架式教育”办学品牌,体现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2、校本培训有侧重,分层培养,整体提高

学校以打造“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结构合理、视野开阔”的教师团队为目标,构建了校本培训三级管理网络,完善了校本研修制度,设计了以教学与科研重点工作为内容的校本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体现“四元”:即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的培训、教学实践经验课程培训、分层协作式科研和“种子教师”带教指导培训;在培训形式上重开放、重合作,重探究,主要以“同事互助”培训,“打造‘升级版’学堂”教学研究,“参与分享式”培训,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探索实践的创造力。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青年教师针对性培养、骨干教师跨越式成长三大平台。以项目带教、骨干教师带教和工作室带教为依托,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通过“三专”途径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即“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专人引导,“开架式教学”专题培训、“武彩星杯教学评比”专设舞台;以设立“教学专项基金”、实施“星级教师业务考核办法”等举措,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激励骨干教师成长。学校现拥有上海市名师培养人选2人,区学科带头人 1 人、区高级指导教师 1人,区教育能手教育新秀 15人。三年内,教师个人领衔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市级4项、区级5项,学校获得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团队称号。

3、德育活动重学生“自主”,途径丰富、成效明显

学校积极探索“丰富经历、快乐生活”的德育途径,通过区域性德育课程、“566校本课程”、“德育特色活动‘六一活动任我行’”的研究与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培育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落实“活泼健康、善于学习、精神富有”的育人目标。

学校聚焦学生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培养,积极开展德育探索与实践。在德育科研方面,连续四年进行《开架式教育与少先队活动自动化研究》,将“少先队自动化机制”运用到“开架式”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小队进课堂”、“活动进课堂”、“奖章进课堂”、“课内外相连”的方式,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行规教育方面,架构了学校行为规范训练体系,内容完整,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根据《武宁路小学行为规范分年级训练指标体系》、《武宁路小学分年级十个学习好习惯培养目标》,重点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发动全校学生根据《上海市小学生行规手册》21条自创童谣,内化行为规范要求;以“大雁、白鸽、啄木鸟、笑容、爱心” 5个寻访团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加强聚焦“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和“班集体培养”的主题式德育研究和班主任培训,并采用“一月一考评”、“一学期一奖励”的考核方式,引导班主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学校获得“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称号,“童心说话墙”获得上海市优秀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奖,并成为第二批普陀区的“一校一品”特色项目,辅导员中有区育德团队高级指导教师1名。本次督导问卷结果显示:95.4%的教师非常认可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及效果,95%的家长对学校工作表示满意。

4、科研助推课程建设,准确架构,有序实施

作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学校,学校把握机遇,着力提升对课程的领导与管理能力,基本确立了自主研发、主动实践、持续丰富的课程改革路径,建立课程项目负责制,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实施对课程的数字化管理等,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三类课程,并结合本校办学实际,确立了学校课程整体框架,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即以“学习开心”为原则落实基础型课程,突出有趣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以“兴趣开放”为原则优化拓展型课程,突出拓展学生兴趣和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思想开创”为原则开发探究型课程,突出启蒙学生的创新智慧,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学校坚持在教育科研实践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推进课程建设。以积极开展“开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保障基础型课程深度实施;以自主研发和优化实施“566” 拓展型课程,即,“我乐乐”校本课程,创建特色课程和品牌课程;以“一体两翼”、“三进一联”的方式,即以小学探究学科学习包为主体,加强与学科、少先队活动整合,统整探究型课程内容,以“奖章进课堂”、“小队进课堂”、“活动进课堂、课内与课外相联系,丰富课程实施的途径,保障探究型课程的有序开展。

学校较好地把握了不同阶段教育科研的研究重点,过程清晰,成果丰富。在《“开架式教育”的研究》和《提高校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基础上,学校又以《小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保障与利用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从“优化教学环节设计,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优化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实施差异分层;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学生活动时间”三方面入手来促进课堂有效性的提升。2011年启动的院校合作项目《基于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以“单元作业”设计为抓手,力求体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作业反馈”一致性的要求,形成了《基于学习品质提升的小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案例集》,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提供了参考。

三年来,学校围绕教学重点工作进行的校内教学研究课359节,参与市、区级教学研究,展示汇报课52节,52篇教学研究成果在市、区评比中获奖或公开发表,学校的两本专著--《拥有时间是幸福的》、《有一种教育叫快乐》由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次督导听课25节,其中好课10节,占40%,较好课15节,占60%。督导问卷结果显示:88.7%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清晰,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和措施具体、明确,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二、问题与建议

作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和普陀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未来发展中,学校面临着自身高位发展和引领区域发展的双重任务,需要建设一支师德师风好、专业能力领先的优秀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市、区享有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不足,还不能满足新一轮发展的需要。

督导室建议:确立目标导向机制,强化专业能力建设。以新三年规划分年段目标、要求和实施举措的完善、修订引领全体教师加深对办学理念内涵的理解,使“开架式教育”的办学品牌成为全校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结合教师个人发展意向,制定并明确队伍分层、分类发展的目标,采用专家指导、骨干领衔、团队合作的项目研究形式,开展以“开架式”教学深度研究为内容的校本研修,重点探索落实教学“八开放”要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彰显教师个体和团队的活力、张力和创造力,出人才、出经验,打造市、区级学科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群。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一四年六月